人老了,住處的選擇就要格外注意。有次早上5點半我在台北搭307公車的時候,車上滿滿都是老人,或坐或站,他們要到台大醫院排隊掛號。也見到年長的同事,送他的9旬老父老母去醫院,在學校、住家、他的9旬老父老母住家3處奔波。
在深夜12點半的榮總一樓大廳,坐著一位阿伯,急診室護理師來電通知阿伯可以帶太太出院,阿伯說深夜沒公車無法帶太太出院要求住急診室一晚,護理師說「那坐計程車呢?」阿伯回答說「不考慮我家住淡水太遠沒辦法。」
Quote老父堅持不請看護!兒親自照顧 50歲生日當天過勞死。
許多老人非常節儉,過度省吃儉用,因此也會對子孫有所要求包括孝順照顧不可以外包。這樣的老人經常處於欲求不滿狀態,反而變成子孫的負擔,變成很不可愛的老人,很多老人沒人想親近,這非常悲哀的。
老人的住處可能是超過30年的老宅,住宅機能早已不符老人需求:沒有電梯,沒有無障礙設施,更沒有防止老人摔倒的設施。
東西放進去出不來的裝潢或收納,例如地板、床底、天花板,更加大老人囤積症的機會。
我國高齡住宅的相關法規,目前可分為3大類:
一 獎勵興建老人住宅-《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與《促進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推動方案》等。
二 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法施行細則》及《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等。
三 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建築設計施工編「老人住宅專章」, 規定行動不便者之使用設施設計、無障礙設施及《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等。
《老人福利法》第33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推動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其應以小規模、融入社區及多機能之原則規劃辦理,並符合住宅或其他相關法令規定。
目前《住宅法》第4條規定,社會住宅應提供至少30%以上「出租」予65歲以上老人。但對老人住宅與社區醫療結合之「醫養結合-社區整合照顧模式」並「未」規定。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COVID-19)延燒,去年(2021)本土病例及境外移入病例總數為1萬6千312人,但加上Omicron疫情來襲,今年(2022)至8月9日確診已經高達478萬4千541人,佔台灣人口總數約20.63%。依今年6月16日資料分析,70歲年齡層中的總確診數為13萬8471例、中重症2667例、死亡879例、致死率0.63%;而80歲年齡層之總確診為6萬1318例、中重症3676例、死亡1359例、致死率2.22%;但90多歲年齡層,總確診是1萬5615例,中重症2105例,死亡919例、致死率5.89%。顯見COVID-19對老人、高齡者之生命威脅大。相較於年輕健康人,長者免疫力難免較低、生理機能不能比擬,導致長照機構造成染疫群聚、蔓延傳染病比一般建築物常見。
(出自借鏡日本 改善我國長照機構空調通風3建議,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
要符合衛福部根據《長期照顧服務法》第24條及30條第2項所訂頒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之設立標準》第16條第3項的規定,社區式及住宿式長照機構之建築物需有良好通風及充足光線。
(出自借鏡日本 改善我國長照機構空調通風3建議,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
我國《109 年度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評鑑基準》第16項對於安全環境設備規定:
(1)每間寢室都有自然採光、通風,無異味,並配置可調整亮度之照明設備。
(2)公共空間有 50%以上達到自然採光及照明設備,且通風佳,無異味。
(3)公共空間有100%達到自然採光及照明設備,且通風佳,無異味。
上述評核方式/操作說明係採「實地察看」方式實施,就是:
(1)察看機構公共空間和寢室採光、照明設備及通風性是否合宜。
(2)察看機構公共空間係指寢室以外,服務對象可活動的空間(包含走道)。
上述這種採用「察看方法」的評核方式/操作說明到現地評鑑,對長照機構之通風空調似乎容易流於主觀?欠缺使用儀器量測數據及判斷是否合於標準值之依據,建議應更有科學化方法,應建立調查統計數據。
(出自長照機構通風評鑑「我國研究晚15年」日本經驗可如何應用在台灣?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
借輪椅,實際模擬輪椅進出住處,可以發現有無無障礙設施、坡度是否能推輪椅、輪椅能否進出浴廁。
怎麼樣選擇住處呢?首先選擇鄰近醫院,這樣去醫院比較方便。再來就是附近有傳統市場或便利商店,方便購物。可是有些老人仍然參不透,住在山上及海邊,這樣就很不方便去醫院或購物。
偏鄉短期無法解決資源缺乏的問題,只能採取自保之道,老後別只想著「田園之樂」。
例如有位長輩退休後賣掉台北的房子,搬到苗栗山上大農舍(不知道是否合法),晨觀日出、夜觀星,羨煞不少老同事。沒想到十年後腦溢血,必須經常到醫院復健,山上也找不到居家照顧服務員,打算再搬回台北。但是山上大農舍難脫手,願意出價的也是從兩、三折開始喊。
偏鄉最大的問題是,要照顧的個案住太遠,居服員不願意來。雖然新版支付制度,會針對原民地區與離島,提供加成給付。但由於往返耗時,居服員前進偏鄉的意願還是不高。因此中年之後的居住考量,一定要將長照資源列為選項。
偏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村八分。鄉下因為人口較少,很容易成為別人傳說中的主角。我之前在日本鄉下工作的時候,當時老闆是從外地到那個溫泉區開旅館,為了成為鄰里間傳說中的<好人>,主動修建主要聯外道路。不得不說就算家財萬貫,到別人地盤也是不得不拜碼頭。
屆齡退休人士應考慮「換房子」,不能永遠住在大房子裡,因為體能和金錢都無法負荷。就算已經繳清房貸,各種稅賦和維護屋況的開銷(包括水電瓦斯、修繕費用等)每年仍會從錢包帶走可觀財產。另外居住地區影響生活機能、交通距離,影響去醫院或接受長照的可及性。而不佳屋況則可能會為老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同時也會帶來更多開銷。
有些老人會想,我身上沒有現金,無法搬到其他地方。這時候老人可以把原本的住所賣掉,賣得的錢買小一點、具老人住宅之無障礙機能、近醫院或傳統市場或便利商店的住處。或者老人可以把原本的住所出租出去,將收到的租金拿來租具無障礙機能之住處。或者是老人趁現在檢視自己的財產狀況,不要買一些奇奇怪怪的金融商品及不動產,因為身上的這些錢,可以住長照機構,不連累子女。
另外就是自己住長照機構。過去曾經認為只有壞孩子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不過現在不再那麼想了。
2003 年,80 歲的齊邦媛獨自一人來到桃園龜山村,勘查還只是樣品屋的長庚養生村。那時,銀髮族住養老院是「子孫不孝」的象徵。載她前往的計程車司機不忍,問:「兒子呢?」齊邦媛回答:「我才 80 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6 年後,齊邦媛出版傳紀「巨流河」,震動華人世界。這是她獨排眾議,不畏世俗眼光,有如此清明的人生檢視,住到養生村一筆一畫寫下的「生命之書」。
華人的觀念是「在家養老」,視「三代同堂」為家庭幸福圓滿的象徵。但作家齊邦媛認為,現代人已沒有組成大家庭的空間與經濟條件,「沒有大家庭的房子、院子和經濟,何必去扯大家庭的糾葛?」不如找一個適當的地方養老,自己締造理想的晚年生活。
她找到的長庚養生村,構想來自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慶探望美國親友時,發現養老機構環境不理想,萌生打造養生村的念頭。他認為,「在家養老」的文化不一定是最完善的,讓長者依自己的意願及條件選擇最後「養生」之地,也許可以創造更理想的晚年生活。
有youtuber主動開箱養生村:不孝?你能接受送父母親去養老院嗎?體驗養老生活 ft.長庚養生村「Men's Game玩物誌」,影片裡面提到房型是3萬元1個月的有中島式廚房;有住戶住了16年。影片底下留言區提到住在這裏好像住在大學城,每天都很精彩, 活到老學到老才是真正的養生。
目前有少數私立科技大學,因少子化致招生困難,而面臨關校、廢校困境。然以其既有的宏偉校舍、土地及完善設施;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報告(編號R00119及A01109,游千慧)曾指出,何不利用其閒置校舍校地,解決高齡者住宅供給不足問題?未來我國人口結構朝「少子化、高齡化」,許多學校勢將面臨招生困難窘境,可能閒置校舍會越來越多?若「未」有效再利用,將是浪費資源。
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蘇南教授建議,建立制度將閒置校舍改建成適合「在地老化」的銀髮族住宅,尤其是在「無障礙設計」。除可增加高齡者住宅供給外,也使校舍校地使用更多元化、降低維護成本,並且使老年人及年輕人因生活空間之妥善規劃設計,跨世代交流與共好生活(Life
together),成為銀髮族的居住新選項。
另類選擇,住飯店。在美國德州一名64歲的退休老人Terry
Robison,仔細比較住養老院跟連鎖飯店的差異後,認為住飯店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最後他選擇入住的中價位、洲際集團旗下連鎖的「假日飯店」(Holiday Inn),長住折扣後每天只要59美元(約新台幣1,815元),相較於養老院平均每日成本為188元美元(約新台幣5,785元),相當於省下將近7成的費用。
老人住飯店在台灣可能是一個趨勢,對飯店業者而言,是一個藍海市場。以「竹湖暐順麗緻」為例,一個月租金1萬800元,因此住房率能破 9 成。而齊邦媛住的長庚養生村$19,000-$31,500元/月,雙人住宿加收$5,000 元/月。兩者相較之下,飯店的費用的確是比養生村更有競爭力。
又例如林靖恩目前住在台中林酒店,若以飯店提供的月租方案換算,雙人房平均月租金3萬至6萬元,且住越久折扣越多。
眼光放到中國。養老院增強了日本在中國的軟實力。儘管中日關係不佳,但中國人更重視日本在照顧老人方面的專業知識。
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2300萬失智症患者 – 幾乎是澳大利亞人口。在上個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中國期間,中日兩國政府將老年照顧護理列為合作領域。中國有近9分之1的65歲以上人口,正處於日本1987年的老齡化曲線上。
中國是一個低度信任的社會,但家庭成員間的聯繫比日本更強。在日本,進入機構是很直觀的,只要老年人表現出失智症的跡象,就有幾個被推薦的機構供老年人的孩子去選擇。在中國,由於新聞充滿了致命火災或養老院欺凌的故事,因此老年人的孩子對於是否進入機構這件事是懷疑的。
中國國有投資與日本最大的失智症護理中心,合資成立的企業MCS(Medical Care Service)於2014年在上海附近的南通市開設了第一家機構。上個月在天津北部港口開設了第三家機構。MCS計劃在北京,西安甚至南京設置更多機構,這些都是日本戰時大屠殺的地點。
MCS在廣州的機構,除了有書房及麻將桌外,還有一個日式屋頂花園,裡面有長凳、石燈籠及松樹。一些居民拒絕與來訪的日本幹部交談,不過大多數都是務實的,將日本視為良好的服務。
家庭問題比民族主義更令人頭痛。在日本,政府保險涵蓋了大多數養老院的成本。在中國,老人必須出售房產或向小孩尋求幫助,這使得進入機構必須經過多達4、5個家庭成員的集體決定。
儘管如此,中國超乎外界想像的,更容易接受變革。中國人曾經認為只有壞孩子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不過,現在不再那麼想了。
參考資料
大安區的房價可以住30年飯店,你願意花多少錢住「退休宅」?一圖看懂租金收費表
【好房網TV】《Sway說》 裝潢秘技 這樣作才好住part2 _全集|Sway主持
現正閱讀 老後生活不能只設想「優雅」,居住地務必列入選擇考量
「我才80歲,有自己的生活要過」齊邦媛在養生村一住 10 年不曾孤單,更活出獨立的樣子
比養老院更便宜 老人退休選住飯店「給小費就搶著服務」
業界苦哈哈,為何「竹湖暐順麗緻」住房率能破 9 成?把飯店變月租套房!
善用閒置校舍,使高齡者住得安全與安心
Old-age homes boost Japan’s soft power in China
60歲才發現存款不夠退休,怎麼辦?華爾街日報:善用這四招,人人都能過上理想老後生活
感謝這麼實用的文章資訊,獲益良多^_^
回覆刪除不客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