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溝通及性別-我只會說:「請問您是XXX的家長嗎?」


如果能放淡姓氏的標誌意義,對大家都鬆綁。

沒有姓氏,當然也沒有「入贅」習俗,更不會有小孩要跟誰姓的問題。

我記得多年前在報紙上讀到一篇文章,談到各式各樣表格上只有「已婚、未婚」兩個選項,令鰥寡或離婚者不知道該填哪個。

老師需要知道的是,小孩子需要請假是誰負責打電話來、突然生病了要通知誰、由誰同意接他回家,至於對方是親生還是領養,是生父母還是繼父母、是叔伯姑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是人家私事。家長聯絡資料上,標明「家長一、家長二」、「監護人一、監護人二」其實就足夠了。老師只要問:「請問您是XXX的家長嗎?」直接讓需要填寫的家長聯絡資料格顯示「家長一、家長二」而非「父、母」,管你是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還是叔叔阿姨阿嬤外公,挑明了這資料顯示的就是可以為孩子負責的人,目的就達到了。

我們本來就不該隨便過問人家私事、隨便預設家庭情況,這是對人最基本的體貼與尊重。


-----
我記得多年前在報紙上讀到一篇文章,談到各式各樣表格上只有「已婚、未婚」兩個選項,令鰥寡或離婚者不知道該填哪個。

我曾聽過一問朋友的分享,他說小時候,簽聯絡簿被認為是爸爸的工作,聯絡簿上的簽名都應該跟小孩同姓,若出現不同姓的簽名,會讓人多看兩眼。而「母姊會」,現在叫做學校日了,則是媽媽該參加的場合,教室裡頂多一兩位爸爸到場。他視此為理所當然,並打從心底認為,那些聯絡簿上不是爸爸姓名、母姊會不是媽媽參加的同學,家庭破碎,可嘆可憐。

兩個選項,令鰥寡或離婚者不知道該填哪個。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原有的認知、社會對人的習慣分類,是多麼武斷與粗暴,是如何給人帶來無謂的困擾。現在的表格若真有需要調查婚姻狀態,通常設計成「已婚、單身」選項,「單身」只表示目前不在婚姻中,不管是沒結婚、已離婚或喪偶都算。

最近有人說,如果同性可以結婚,將導致「爸爸、媽媽」消失,親屬稱謂混淆,並認為這是非常可怕的事。

「親屬稱謂混淆」並不可怕。我想到有位萌萌指出公母的問題,認為教導小孩用公母來認識性別非常不宜,我個人提出文化語言的使用的確仍存在公與母,例如「阿母」、「祖母」、「伯母」、「阿公」、「叔公」、「舅公」等,公與母之指稱不見得不宜,但是那位萌萌堅持指稱是禽獸才用公母,人類社會在公和母之上仍會加上一個字,就在此時一位基層老師立刻反駁提到「母」是象形字,是媽媽抱著小孩,是人類社會的現象,母不是用在禽獸身上。該位某聯盟所推派的「專家」代表立刻噤聲。

隨便舉幾個成長過程看到的例子。A被安置在育幼院,聯絡人是社工或家老師。B是父親和外遇對象生的,在家裡,他稱元配為大媽、生母為二媽,而他的成長過程都是大媽在照顧關心。C由媽媽和媽媽的男友撫養長大,由於媽媽的原生家庭不贊同女生在丈夫過世後再婚,才和男友一直住在一起但沒成婚。D的生母和生父雖未離婚,但生母幾乎不回家,D的第一片衛生棉、第一次升學考試、第一次工作面試,全由「阿姨」,父親的秘書兼情人陪伴和打理。E父母常常進出監獄,從小就每天放學都到鄰居兼幼稚園同學家寫功課、吃晚餐,並拿到隔天午餐的便當,鄰居媽媽會代母職參加學校日。

老師需要知道的是,小孩子需要請假是誰負責打電話來、突然生病了要通知誰、由誰同意接他回家,至於對方是親生還是領養,是生父母還是繼父母、是叔伯姑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是人家私事。家長聯絡資料上,標明「家長一、家長二」、「監護人一、監護人二」其實就足夠了。老師只要問:「請問您是XXX的家長嗎?」直接讓需要填寫的家長聯絡資料格顯示「家長一、家長二」而非「父、母」,管你是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還是叔叔阿姨阿嬤外公,挑明了這資料顯示的就是可以為孩子負責的人,目的就達到了。

「混淆親屬稱謂」不是通過同性婚姻後,才發生的需求,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不管同婚通不通過,我們本來就不該隨便過問人家私事、隨便預設家庭情況,這是對人最基本的體貼與尊重。


------
quote剛擔任導師的我,起初實在看不懂學生的 #戶口名簿 。因為我的家庭親戚關係只有母親親戚的「一條線」,與孩子們「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截然不同。

翻開小朋友的戶口名簿,是能看見某某人幾年幾月幾日遷入,卻又在何時遷出;同時又有一個不同姓氏的男人或女人遷入,有些有辦理結婚,有些則無,甚至同時可能同一個戶籍裡頭又增加了幾位完全不同 #姓氏 的小小孩;一位母親的配偶欄或許曾更換兩三位不同男士名字,也有父親換了好幾個配偶。我看不懂戶口名簿遷進遷出的人員變動:你家現在到底住了哪些人? 哪些人跟你是直系血親關係?哪些人又是後來才搬進來一起住的?到底現在放學開車接你回家的,又是哪一個親戚?原來班上同學雖不同姓氏、卻有親戚關係(像是表姐妹、堂兄弟)?!

有時我家庭訪問所對談的家長,未必是小朋友親生父母,我在詢問較私密事情時都要格外注意用字遣詞,或是家訪前得先詢問前任導師,才不會說了不該說的話,或狀況外的詢問現任家長關於小孩的兒時趣事。

而這位「由黃變劉」的小女孩最特殊,因為她的戶口名簿從小是「父不詳」,但當我家訪時,坐在對面拿酒給我喝的,明明就是她的親生爸爸,「為何是父不詳?」小朋友當然不知道答案。後來輾轉得到的原因卻是如此簡單─懶得去登記。從小這女孩的父母就是ㄧ直養育她、照顧她,也都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天真單純的小孩子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母多年來都沒登記結婚。

以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或許不覺得有何不妥,只是跟普遍大眾所走的方向不同罷了。亦或許再過幾年,眼前的孩子們有機會接觸更多不同文化,他們自然會有不同的思維想法,只不過,成長過程中的抉擇,與生命歷程所需承擔的責任與取捨,下一步該怎麼選擇,就得有賴孩子們自身的智慧做判斷了!

最後社會課的結論,我對他們說:「所以我若在山上多待個幾年,我就會教到你們的孩子了!」然後小朋友開心的回答我:「那也不錯啊!這樣我的小孩體育就會很好。」 #溝通 #性別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280?utm_source=Flipedu.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4-editor-171228

林斯健「便當教授 #BDPro」背景資料---親切 幽默 風趣 好笑!!!未來置頂文

姓名 : 林斯健 綽號 : 便當教授,#BDPro。  ( 因為搭高鐵南來北往愛吃台鐵便當 ) 學歷 : 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 Email:u6207341@yahoo.com.tw 現任 : .國立空中大學講師、視訊課程分享人 .法院、區公所調解委員 .人權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