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118年1月4日 星期二

林斯健「便當教授 #BDPro」背景資料---親切 幽默 風趣 好笑!!!未來置頂文





姓名 : 林斯健
綽號 : 便當教授,#BDPro。  ( 因為搭高鐵南來北往愛吃台鐵便當 )
學歷 : 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
Email:u6207341@yahoo.com.tw

現任 :
.國立空中大學講師、視訊課程分享人
.法院、區公所調解委員
.人權文資工作者
.內政部移民署新住民法令宣導與家庭教育分享人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人權專家、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師資人才庫、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申訴及再申訴評議委員會校外專家學者人才庫
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個案報告之學者專家、長期照顧服務願景與相關法律基本認識分享人
.社工人員執業安全個案處理及策進會議之學者專家
.學生申訴評議、校園霸凌防制委員會、校事會議、教師申訴評議之外部委員
.安全及衛生防護之法律、性別平權外部委員
.國家文官學院「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措施」分享人

經歷 :
.志工:輔導員,社會工作者,談話治療
.老人學、家庭教育、外裔配偶外籍配偶、身心障礙者權益等分享人
.CEDAW、性別平等教育、兩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分享人
.台北市政府「長照服務糾紛如何處理面面俱到」、「長期照顧服務願景與相關法律基本認識」分享人
.教育部「反歧視法、防制人口販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分享人
.台東大學及美和科大,宿舍學生會,職場素養與就業準備工作坊分享人
.台北市政府「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措施」分享人
.工信工程及長庚生技快樂工作,優質服務,職場素養分享人
.南投縣政府「長照人員及照顧者之權益保護」分享人
.台糖公司社會生活與民事法律研習班分享人
.國立國父紀念館幸福家庭教育系列分享人
.國軍軍旅生涯規劃、職場素養分享人
.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分享人
.各機關學校教育法規、人事法規、著作權法、行政程序法、國家賠償法、民法、刑法、移民行政等講師
.員工協助方案:
退休財務規劃、同理心技巧訓練、長期照顧、職場素養、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措施、轉型正義基礎研習班

著作 : 快樂學習、性別研究、生活法律等論文十幾篇:
《大專院校性別相關課程的觀察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46》
《「快思」與「慢想」在政策方案決策途徑之運用》
《失控的區段徵收》
《伴侶制度下的伴侶財產關係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2》
《老公(婆),我要團聚! 空大學訊第533期》
《女性工作處境的性別政治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6》
《臺灣近期不動產稅負改革》

教學風格 : 在網路平臺現場直播發表演講,並受邀在各機關、學校、社團演講,知識豐富、幽默風趣,頗受好評。


近期演講題目:

《視訊分享課程》
以霸凌為例,如何辦理學生申訴評議

反歧視法、防制人口販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措施:如何面對快攻型的訴求

在台北市政府分享長照服務糾紛如何處理面面俱到。空大便當教授林斯健

教育行政學分班,假可駁回?考績吃丙?

人事行政,工作甘苦談

家庭教育專班,為何男人沒有「婆媳問題」?

CEDAW及性別主流化,釋字第807號限制女性勞工夜間工作案

社會生活與民法,利率從20%調降為16%

臺灣土地政策與兩公約

農業缺工的4個解決方法

於國家文官學院分享。退休財務規劃,避免金融剝削。

消費者保護法。訪問交易,洗腦式推銷如何退貨。

社會生活與民法。魔鬼藏在細節裡,不動產買賣契約。

兩岸立法制度,買的是地上權不是所有權

於國家文官學院分享,行政程序法

智慧財產權法

兒童權利公約,變得更好的勇氣

公民社會,回答同學切身問題

行政組織與救濟法


《員工協助方案》

員工協助方案:同理心技巧訓練及職場素養 

員工協助方案:財產問題、退休財務規劃

環境洞察 敏感度覺察 願景型塑 變革領導 政策管理 跨域協調 公眾溝通 風險管理 問題分析 計畫管理 溝通協調 團隊建立 提升士氣與激勵 教練式領導 高效工作時間管理 高效能會議 人力資本管理 職場人際關係  簡報表達技巧 談判與協商技巧 從電影學公共管理實務 高效線上會議 遠距工作力 化解團隊衝突 情緒管理 公民參與 政策規劃能力 政策論述與溝通 政策議題及利害關係人 政策行銷 城市行銷 創造力與邏輯思考 危機溝通 社會創新 生命教育 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


《投資理財》

在中國置產,快速認識中國民法物權編

人兩腳,錢四腳-員工協助方案理財或退休財務規劃


《學習方法潛能開發》

社區大學公民週講座週課表

運用心智圖法,工作、學習超級有效率

只有平等,才能保證幸福-性別議題,性騷擾SAY NO

志工、公務溝通,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職場素養領導統馭》

穿越迷霧-拓展領導力,提升組織效能

畢業生們打破22K魔咒-如果你毫無畏懼,你會怎麼做?

關懷偏鄉教育及職場素養-勇往直前,你就是最富有的人

公共政策執行力:願景不能只是圖上畫畫牆上掛掛

環境洞察 敏感度覺察 願景型塑 變革領導 政策管理 跨域協調 公眾溝通 風險管理 問題分析 計畫管理 溝通協調 團隊建立 提升士氣與激勵 教練式領導 高效工作時間管理 高效能會議 人力資本管理 職場人際關係  簡報表達技巧 談判與協商技巧 從電影學公共管理實務 高效線上會議 遠距工作力 化解團隊衝突 情緒管理 公民參與 政策規劃能力 政策論述與溝通 政策議題及利害關係人 政策行銷 城市行銷 創造力與邏輯思考 危機溝通 社會創新 生命教育 公務員執行職務遭受不當干擾應對


《內稽內控及法律》

國際人權公約: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園

轉型正義基礎研習班

兒童權利公約:變得更好的勇氣 

如何「合理調整」以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好處放兩旁,公益擺中間---教師老師之適法策略

魔鬼藏在細節裡-識破黑心契約

說好的家具呢-不動產買賣交易糾紛

好處放兩旁,公益擺中間-行政中立法及公務倫理

買賣不成仁義在-民事生活法律、民法在公務上的應用

我的錢怎麼不見了:跨國電信詐騙紀實

《永遠的微笑》從國際人權公約談人口販運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及國家報告撰寫方式 

環境教育
智財權保護
行政法進階 公務執行適用多元法規 行政裁罰 新興法規解構 法規草擬


《性別及家庭》

榮耀銀髮,職場發光-銀髮族老人心理學、長期照顧概論

親子法律-性別平等教育,性別主流化,CEDAW




林斯健    維基百科

林斯健來自一個單純的中產階級家庭,1978年在台南市出生、長大,一路就讀台南市大同國小、忠孝國中、台南一中。高中畢業後,北上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及法律系雙修,大學畢業前擔任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行政執行處執行員,稍後考取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受教於唐克光教授、徐世榮教授、張文郁教授及陳立夫教授。研究所畢業、於台南官田營區服兵役步兵排長結束後,經唐教授介紹,任教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國立空中大學至今。

林斯健進入政大就讀時,是主張調降大學畢業學分的倡議者之一。林斯健發現諸多學系畢業學分過高,例如地政系土地資源規劃組,畢業學分高達144學分,其中有2個學年有4節不計入學分的實習課。林斯健研讀爬梳美國大學學制發現,美國大學 4 年 120 個學分就可以畢業。林斯健同時認為,學分多,教師授課時數多,品質相對降低,同學也未必認真。為了使同學吸收多元文化的知識,「多元文化教育」亦是教育改革中所重視的一環,讓同學有時間選讀、輔修或雙主修其他科系,培養跨領域知識。目前台灣所有大學所有科系畢業學分未見高達144學分,以及2024年教育部「跨領域學士學位試辦計畫」、政大「校學士」2025年春季啟動等等,咸認為係林斯健等倡議者的啟發所致。

調降大學畢業學分,有反對者,例如政大教授周祝瑛,以下是周教授的看法:
2015年11 月30 日政大校務會議中,校方以「近年來大學出現課程量過多、學生拚命修課、專任教師開課量過大」等理由,在事先未經詳細評估與研究,即提出「新制課程精實方案」,欲將全校各級教師每學年授課降至12小時。因茲事體大,周教授不顧人單勢孤,在會議上與周行一校長兼主席,展開政策辯論。後來全體投票表決,以一票之差敗北,通過此項難以回頭的降低授課時數計畫。

林斯健年少時開始接觸法律相關科普書籍,甚受吸引。林說習法是自主的選擇,自幼閱讀興趣廣泛,大學法律學習覺得興味盎然,頗樂在其中。林斯健完成大學學業後並沒有投身研究工作,而是在大學畢業前即通過司法四等執行員考試,從事實務工作一段時間,稍後順利考取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得以繼續深化法律學習。就讀法研所期間對性別平等、移工、勞動、長期照顧、軍人權益等人權議題多有接觸,開啟日後對國際人權公約的深入研究。

在林斯健學術生涯,研究範圍廣泛,多貼身社會觀察,著作也常見於期刊,例如2004年全國律師「人性尊嚴與防衛性民主」、2006年智慧財產權月刊「商標作為強制執行之客體:The Trademark Is as an Object of the Enforcement」、2009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大專院校依法應廣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觀察」等。

台灣於2009年制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2011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2014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2019年「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等四部國際人權公約施行法。這些法律先後地推出,代表人權保障是普世價值,國家機關均須據以遵守保障人權。林斯健受行政機關委託製作「長照人員及照顧者之權益保護」、「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變得更好的勇氣:兒童權利公約」、「性別平等及CEDAW」、「長期照護:社會生活與民事法律」、「失聯移工及人口販運」、「國際人權公約」、「人權:台灣土地政策」等教案,並於各機關、學校、團體分享,以生活化案例介紹人權其實就在周遭生活環境,常常收到聽者滿滿回饋頗受好評,並說期待能再邀請林斯健老師再來分享。

林斯健於2013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看到校內紀念白玫瑰運動成員、慕尼黑大學學生漢斯及索菲.蕭爾(Hans & Sophie Scholl)兩兄妹反抗納粹極權的事蹟,深受感動。回台灣後將所見所聞撰文於自由時報〈旅遊的滋味〉白玫瑰1943,並製作影片於youtube「德國的轉型正義:白玫瑰1943於慕尼黑大學」,紀念這些慕尼黑大學學生表達自由意願的大無畏勇氣。


軼聞
一 綽號便當教授。林斯健受邀在台灣各地分享,雖然坐的是台灣高鐵,總是繞遠路買台鐵便當,綽號「便當教授」不脛而走。林斯健知道後,為加強識別及國際化,在原有「便當教授」另加上「BDpro」,作為其youtube頻道名稱。

二 單車運動愛好者。林斯健擁有的單車有Giant escape2、escape3、TCR SL2,騎單車造訪台灣單車最高點武嶺,及不義遺址,並於YouTube製作影片「單車紀錄,昆陽到武嶺的天堂路,林斯健到達武嶺」及部落格撰文「不義遺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

單車紀錄:日本北阿爾卑斯山


三 林斯健的爸爸係林錫俊、阿公是林勇。林勇為台南市1960年代重要的地方文史工作者。林斯健的媽媽係黃舜華、阿公是黃青梯。黃青梯的哥哥係黃百祿律師(1903-1985) 。黃百祿的祖先係黃本淵,黃本淵是台南市安南區本淵寮一帶的開發鼻祖,當時為紀念他的開發功續以「本淵寮」為地號名。


Mr. Lin Szu-Chien (Jack) is a lecturer and teaches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t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Jack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ICERD),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 and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CRC) through his scholarly work.His familiarity with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s and policies has made him a regular speaker on related topics to government agencies, private companies, and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Jack earned his law degrees from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L.B.),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Taiwan, LL.M.). 

He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human rights issue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cases. His research has appeared in respected journals, including Taiwan Bar Journal, Tax Journal Magazin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Quarterl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nthly. His most recent research written in English was “Zone expropriation,out of control”.

He has made cri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Care Services Act in Taiwan. He advised the government extensively during the drafting of the Long-Term Care Services Act. He was a member of the Long-Term Care Commission and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resident care attendant recruitment and setting up the Commission.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教師老師適法策略:記過能靠和解撤銷?法院調解成教育新漏洞!

【開場】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直播分享,我是 BDPro 便當教授,歡迎回到我們的頻道。今天要談的,是一件在教育界、政府機關、法律界都引起相當震撼的事件——「教師老師適法策略:記過能靠和解撤銷?法院調解成教育新漏洞!」。


這件事情在2023年發生時,全國社會已經非常關注。一位學生因為長期遭受師長的不當管教與霸凌,最終選擇輕生,讓許多人感到心痛。

沒想到,事隔一年多,這起事件又掀起新的風波。這次的焦點,是涉案的校安人員,居然透過法院的「調解程序」,讓原本的記過處分被撤銷。


這樣的結果一曝光,輿論沸騰——大家都在問:

「記過可以透過法院和解撤銷嗎?」

「學校是不是在私下處理、規避監督?」

今天我們就一步一步來釐清,這件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為什麼會引發這麼大的爭議。


【事件回顧】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


時間回到112年,也就是2023年2月。台中豐原高中一名學生因遭受長達四個月的搜身、搜書包等不當管教行為,最終輕生離世。

在家長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事件被揭發。經過多次調查,最終教育局認定這確實屬於校園霸凌案件。


市府對相關人員進行懲處:


前學務主任因不當管教及霸凌案,被停聘兩年;


主任教官遭撤職;


校安人員則因不當管教,被記過免職。


但故事並沒有結束——在隔年,也就是113年,這位被記過免職的黃姓校安人員,不服處分,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訴訟與和解】


進入司法程序後,事情開始出現轉折。

原本,行政訴訟應該是由法院審查學校處分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但在這個案子裡,法院法官認為,校方引用的法條可能有誤,於是建議雙方「調解」。


這裡的「調解」,其實就是行政訴訟中的一種程序,由法官出面協助雙方達成和解。

令人震驚的是——豐原高中竟然在和解時,同意撤銷對黃姓校安人員的記過處分。


換句話說,原本的不當管教懲處,透過這場和解,就被「歸零」了。


【事件曝光與社會反應】


到了2025年10月,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揭露這起「和解撤銷處分」的事件。

他們痛批,這樣的做法根本就是「和解銷過」,嚴重破壞教育紀律,也讓家長與社會難以接受。


人本基金會在記者會上指出:

「怎麼會有免職處分,能用和解就撤銷的?如果這樣以後每個不適任教師、校安人員都可以這樣操作,那懲處制度還有什麼意義?」


整個調解和撤銷處分的過程,教育局這個主管機關並沒有被告知。這讓外界更加憤怒——因為這不只是懲處撤銷的問題,更是行政監督失靈的問題。


【爭議核心】


那我們來看整件事情的幾個爭議重點。


第一,懲處被私下「銷過」。

一個原本因不當管教被記過的校安人員,透過法院和解,懲處紀錄就被撤銷。

這代表什麼?代表整起事件在行政紀錄上好像「不存在」了。這讓家屬、學生、社會大眾都覺得無法接受。


第二,程序不透明。

學校在和解時,並沒有告知教育局,也沒有依照規定呈報主管機關。這樣的「私下和解」,被質疑是規避監督。


第三,教育局監督不力。

教育局表示「事先不知情」,但社會輿論認為,這樣的重大校安事件,教育局本就應該建立追蹤機制,不應該等媒體揭露才回應。


第四,行政訴訟和解可能成為漏洞。

有專家指出,如果行政訴訟的和解可以讓行政處分「撤銷」,那未來可能會成為某些不適任人員規避懲處的手段。

例如今天是校安人員,下次也可能是教師、主任、甚至校長。


【程序上的問題】


從法律角度來看,這起案件還有另一層問題。


校安人員其實是「約僱人員」,也就是和學校是契約關係,不是公務員。

理論上,學校應該依照契約規範來做出懲處,而不是引用《公務人員考績法》。

因此法官才會認為,校方用錯法條,導致懲處程序瑕疵,進而促成和解。


不過,程序錯誤歸錯誤,社會普遍仍認為「和解撤銷懲處」不是適當的方式。

因為這樣的結果,會讓外界覺得學校和涉案人員是在「各退一步」,但教育懲處不是買賣,也不是協商——而是基於法律責任與法律正當程序。

再來就是,司法調解或和解,屬當事人間相互讓步之結果。但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據法規行使職權,無從為相互讓步之行為。



【台中市政府的回應】


事件曝光後,台中市教育局立刻表態。

教育局表示,對學校的處理方式無法接受,認為校方沒有向上呈報,是嚴重失職。


教育局隨即要求:


校方必須重新啟動調查程序,依法再行處理。


針對所有學校,只要涉及司法調解或和解的案件,一律要報教育局審查,不得由學校自行決定。


若未報請同意就進行和解,未來將依法追究校長與相關人員責任。


市府甚至強調:「重大案件不能私下決定,一定要向上呈報。」


【議會與社會輿論】


台中市議會方面,也關切這個問題。

有議員指出,這起事件一旦被開了先例,恐怕會有更多不適任的教育人員想利用同樣方式撤銷懲處。

甚至已經有教師群組在討論:「是不是也能透過法院調解來解決?」

這樣的風氣一旦擴散,整個校園紀律制度都會崩壞。


人本教育基金會也呼籲中央教育部,應該正視這個制度漏洞,明定行政訴訟調解不得作為撤銷懲處的手段。


【後續可能的影響】


這起「和解撤銷」事件,其實牽涉的不只是豐原高中。

它反映出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是學校依法行政的觀念不足。

教育處分屬於行政行為,不是可以「談條件」或「互相讓步」的民事糾紛。

若以和解撤銷處分,等於承認行政行為可以談判,這與依法行政的原則相違。


第二,是監督體系的漏洞。

主管機關沒有即時掌握下屬機關的司法動態,導致調解完成後才得知結果。

這顯示教育局與學校之間的通報與稽核制度仍有待加強。


第三,是社會對教育誠信的信任危機。

家屬與社會相信學校會為學生伸張正義,但如今看到懲處可以「和解撤銷」,信任自然會動搖。


第四,其他行政機關開始清查,涉及輿論矚目或重大案件之行政訴訟擬與原告進行司法調解或和解時,其內部簽核及同意程序為何。




【結語】


整起事件提醒我們:

學校不只是教育的場域,更是行政機關的一部分。行政行為必須依法、必須透明,不能因為和解或訴訟壓力就輕易退讓。


對學生而言,學校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

對社會而言,教育體系應該是最有公信力的制度。


這起豐原高中的「和解撤銷處分」事件,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教育信任的危機。

希望教育局、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體系,都能以此為警惕,補上制度漏洞,真正做到「依法行政」、「霸凌零容忍」。


如果你覺得今天這個案例有啟發,歡迎留言告訴我:你認為和解的立法目的是什麼?依法行政與當事人間和解,哪個較重要?

別忘了訂閱、按讚、分享,我們會持續製作更多關於「教師老師適法策略」的實務案例解析。

我是便當教授,我們下次見!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食記:jolly 手工釀啤 酒泰食餐廳-衡陽店

jolly 手工釀啤 酒泰食餐廳-衡陽店,藏身在老屋老宅裡的泰式+啤酒餐廳,有著大天井,還有天井邊的迴廊走廊。餐點裡的綠咖哩雞配上糯米,口感特別,裡頭竟然還藏著無花果,意外的很合。芥藍菜炒脆皮豬,口感又香又脆,好吃。













麵包是招待的



芥藍菜,搭配炒豬豬脆皮,好吃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MITSUI OUTLET PARK林口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林口三井,比華泰名品城有趣。JAPOLI義大利餐酒館。KUA`AINA 夏威夷漢堡 林口店。J.S. FOODIES 林口三井。GODIVA 林口三井店。

PAUL Mitsui Outlet Linkou的內裝很威。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華泰名品城

GODIVA 華泰名品城店,巧克力飲料,好喝。








橫山書法藝術館

造訪橫山書法藝術館,建築之美。退休前輩說在這裡做義工,所以來看看。這次展覽「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其中印象深刻的是韓國姜美先的智慧之森,紙本水墨書寫金剛經。

還有其他作品,像是日本時代台南書法家蔡碧吟、張李德和的英雄獨立、袁慧莉的時間之漬:悲欣。董陽孜是一定要提到的。

桃園市大園區。






















林斯健「便當教授 #BDPro」背景資料---親切 幽默 風趣 好笑!!!未來置頂文

姓名 : 林斯健 綽號 : 便當教授,#BDPro。  ( 因為搭高鐵南來北往愛吃台鐵便當 ) 學歷 : 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 Email:u6207341@yahoo.com.tw 現任 : .國立空中大學講師、視訊課程分享人 .法院、區公所調解委員 .人權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