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ING
The curse of genius
We see exceptional intelligence as a blessing. So why, asks Maggie Fergusson, are so many brilliant children miserable misfits?
大多數智力測驗只關注特定類型的智能,例如數學和語言推理。這反映了社會對資優概念的狹隘性,許多技能或特性都被遺漏,例如好奇心。這些測驗沒有辦法測量創意、藝術或情緒商數。我們稱之為「天才」的兒童往往只屬於那些標準類型的兒童。
有天賦的孩子經常會經歷 #非同步發展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某些領域的特殊能力,例如數學這部分在大腦發展得非常快,但控制情緒的前額葉不會發展得那麼快。
有天賦的孩子有著社交困難的問題,例如下課時同學在玩耍,他獨自一人算數學,往往不受同學歡迎或被霸凌。有天賦的孩子對於普通學校的課程感到無聊,就像經驗豐富的跑者,每天被迫與步行極慢的人一起跑步。這些都造成他們情緒低落。
在家自學似乎是一種解套方法,並且在各地行之有年。不過有些家長認為在家自學會加深孩子與社會的疏離感。另外有些家長會刻意栽培孩子,安排很多高中或大學等超齡學科或研習會,同時確保孩子不會因與其他年輕人交往而「浪費」時間。
有天賦的孩子可能具備掌握數學等知識的先進能力,但處理社會環境的能力有限,這是他們在生活中成長和適應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在某些領域具有異常的能力意味著他們需要適當的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