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政府採購:可以繞過採購法,直接走行政程序法嗎?

🎙️【YouTube直播逐字稿】


大家好,歡迎收看youtube直播,我是BDPro便當教授。今天我們要聊一個在政府機關裡很常見但很容易搞錯的實務問題:「可以繞過採購法,直接走行政程序法嗎?」


你是不是也聽過有人說:

👉「這不是採購啦,我們是跟大學合作研究案。」

👉「這個可以用行政協助,不用走採購法啦~」


好,今天我們就用兩個實際案例,來幫大家釐清這個灰色地帶。


🧪 案例一:副局長想直接跟大學合作,不走採購法?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某機關的副局長想要跟某國立大學中壢校區合作一個研究案,但是不想走政府採購法,他說:「我們可以用行政程序法的委託方式來處理,反正大家都是公部門嘛。」


承辦人一聽,覺得怪怪的,就問了律師。律師很斬釘截鐵地說:


❌ 不行,一定要適用政府採購法。


為什麼?關鍵在於——這不是「權限委託」,只是買勞務,是標準的私經濟行為,當然要走政府採購法的程序!


📘 小知識補充:什麼是「權限委託」?


根據行政程序法第16條,權限委託是什麼?


👉 是政府把「原本自己可以行使的公權力」,像是審查、處分、發執照這些,授權給別人去行使。


如果你是買報告、做研究、開課、辦論壇……這些都不涉及公權力,不是權限委託!


那你就是買勞務。既然是買東西、買服務,就要走 《政府採購法》,不能假借行政程序法來繞過程序。


🧪 案例二:行政機關 vs 行政法人,未來合作可以改成行政協助嗎?


好,第二個案例是這樣的:


某機關與某行政法人長期有合作,原本是靠簽「合作協議書」來執行。


現在他們想問,能不能改成走行政程序法第19條的「行政協助」,繼續延續合作關係?


好問題。答案要看一個重點:合作內容是不是「公權力事項」。


📘 小知識補充:行政協助 ≠ 通常合作


根據行政程序法第19條,所謂行政協助,是:


👉 一個機關無法單獨完成某件公權力性質的任務,例如鋪設雷達外道路,必須靠地方政府的「鋪路權限」來完成。


所以,如果你只是合作研究、教育訓練、推廣政策,這不是行政協助,仍然要走採購法或其他法定程序。


📚 法務部的函釋怎麼說?


這裡我們引用一個非常關鍵的公文:

法務部 法律字第10303506970號函。


重點整理如下:


✅ 行政程序法第16條的「權限委託」,如果是公權力的移轉,不適用採購法。

✅ 但如果是一般勞務委託(如研究、撰稿、資料整理),就是採購法適用的範圍。

✅ 行政契約若涉及競爭、甄選、決定當事人的,也要依行政程序法第138條公開資格、程序,不能任意指定。


🧠 結語與提醒

所以,我們今天的重點來了:

🛑 不是只要叫「合作案」就可以不適用採購法。

🛑 行政程序法不是萬用避風港,不能當成繞過採購法的捷徑。

✅ 如果你是買東西、買服務、辦活動 → 適用政府採購法

✅ 如果你是真正授權行使公權力 → 才可能適用行政程序法的權限委託或行政協助

千萬不要誤用法條,否則審計來查或被檢舉,後果可是很難解釋清楚的喔!

📢 如果你喜歡這類實務解析、想了解更多「採購、行政協助、法律實務」的內容,歡迎按讚、訂閱本頻道,我們下次直播見!

------

案例一,有副局長想要繞過政府採購法、採取行政程序法的委託與中壢國立某大學合作。承辦單位覺得有疑問詢問律師,律師說不行,需適用政府採購法。

案例二,某機關與某行政法人,雙方的合作方式是依據合作協議書,未來可否改採行政程序法第19條行政協助的方式繼續延續雙方的合作?重點在於合作內容是否屬「公權力事項」

行政程序法第19條行政協助,例如鋪設雷達的聯外道路,某機關與地方政府協議,內容係某機關出錢,地方政府鋪面道路,鋪面道路係「公權力事項」。


發文單位:
法務部
發文字號:
法律字第 10303506970 號
發文日期:
民國 103 年 06 月 11 日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6、135、138 條(102.05.22)
要  旨:
法務部就「如屬行政程序法第 16 條規定之權限委託,政府機關得否依政
府採購法招標遴選受託人」、「受託人承攬政府機關委託之勞務依政府採
購法得標取得者若謂非屬行政序法第 16 條所稱『委託』業務,是否妥適
」之說明
主    旨:函詢行政程序法第 16 條規定之權限委託得否以政府採購法招標遴選受託
          人 1  案,復如說明二、三。請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貴部 103  年 5  月 13 日台財稅字第 10304542480  號函。
          二、有關所詢「如屬行政程序法第 16 條規定之權限委託,政府機關得否
              依政府採購法招標遴選受託人」乙節:
          (一)按行政程序法(下稱本法)第 16 條第 1  項:「行政機關得依法
                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所謂「權限委
                託」指涉及公權力行使之權限移轉,如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之權限移
                轉,則不屬之;而「政府採購法」則係以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
                營事業辦理工程之定作、財物之買受、定製、承租及勞務之委任或
                僱傭等私經濟行政為適用範圍。故有關本法第 16 條之權限委託,
                不生政府採購法之適用問題(本部 90 年 3  月 12 日(90)法律
                字第 002106 號、90  年 12 月 28 日(90)法律字第 044456 號
                、99  年 11 月 25 日法律字第 0999049781 號函參照)。
          (二)次按本法第 135  條規定:「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
                或消滅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約者,不在此限。」準此
                ,行政機關如依本法第 16 條將其權限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
                而雙方訂定契約者,該契約應屬行政契約。又按同法第 138  條規
                定:「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依法應以甄選或其他競爭方
                式決定該當事人時,行政機關應事先公告應具之資格及決定之程序
                。決定前,並應予參與競爭者表示意見之機會。」上開條文所稱「
                依法」,就中央法規而言,包括法律、法律具體授權之法規命令、
                法律概括授權之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惟行政契約仍以行使公權力
                之行為為限,故上開第 138  條所稱「依法」自不包括政府採購法
                (本部 90 年 12 月 28 日(90)法律字第 044456 號函參照)。
                是倘政策上決定以競爭方式決定權限委託之受託人(即行政契約之
                相對人),應適用上開第 138  條所規定之程序(本部 90 年 9
                月 4  日(90)法律字第 029825 號函參照);然行政機關仍得參
                酌政府採購法之相關規定內容,納入本法第 138  條所定「依法」
                之法律、法規命令或行政規則中予以適用;亦得個案類推適用政府
                採購法,而非逕予適用。
          三、有關所詢「受託人承攬政府機關委託之勞務依政府採購法得標取得者
              若謂非屬行政序法第 16 條所稱『委託』業務,是否妥適」乙節:
              如前開所述,政府機關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之事項是否為本法第
              16  條「權限委託」,應視是否屬公權力權限移轉而定,與是否適用
              (或類推適用)政府採購法程序無關;換言之,不得逕依其程序上適
              用政府採購程序即謂係來函所指「非屬行政程序第 16 條所稱委託」
              云云。至於卷附貴部南區國稅局 102  年 9  月 11 日南區國稅審四
              字第 1020009728 號函所引述加值型及非加值營業稅法第 8  條第 1
              項第 10 款之規定,該款所稱「委託」之意涵是否限於涉及公權力行
              使之權限移轉,換言之,與本法第 16 條之「委託」是否相同,仍請
              貴部本於該法之主管權責,依立法意旨審酌之,併此敘明。
正    本:財政部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1  類、第 2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